湖北興發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注冊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境內,1999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 600141.SH,是一家以全球領先的精細磷化工為核心,致力于綠色循環發展的全球化運營企業。公司上榜2024年《財富》中國500強,居475位。
公司長期專注于精細化工產品開發,形成了規模大、種類全、附加值和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鏈,現有食品級、醫藥級、電子級等9個門類26個系列674個品種,是全國精細磷產品門類最全、品種最多的企業之一。近年來公司加快實施以高端新材料、新能源產業為核心的戰略布局,持續加碼研發投入及成果轉化,全面提高資源、能源自給率,推進磷、硅、硫、鹽、氟化工融合發展,形成了“資源能源為基礎、精細化工為主導、關聯產業相配套”的產業格局。
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科技創新示范企業,多年來始終堅持“精細化、綠色化、高端化、國際化”發展思路,持續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截至目前,先后組織實施了40多個國家、省市級重點科技計劃項目;參與制定國際標準2項,主持和參與制定國家、行業及團體各類標準106項;截至2024年末,公司擁有專利授權1,421件,其中發明專利483件、實用新型專利938件,公司合并報表范圍內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5家。2024年,公司“集成電路用超高純電子級硫酸生產關鍵技術及應用”榮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草甘膦連續催化合成與副產物增甘膦分離回收新技術及產業化”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基于乙烯基摩爾量的甲基乙烯基硅橡膠生產關鍵技術”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黃磷和草甘膦清潔生產技術攻克行業重大技術難題;功能性磷酸鹽生產技術國際先進;自主開發IC級磷酸、硫酸、蝕刻液生產關鍵技術,實現了進口替代,并出口韓國、日本、新加坡等發達國家和地區;草甘膦合成技術、二甲基亞砜綠色高效合成技術、甘氨酸高效生產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綜合單耗躍居行業前列;有機硅部分關鍵技術攻克行業技術瓶頸,公司有機硅產業綜合實力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磷礦選礦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中低品位磷礦利用水平邁上新臺階。
牽頭組建湖北三峽實驗室,匯聚行業專家及研發人才重點開展磷石膏綜合利用、微電子新材料、硅系基礎化學品等關鍵技術攻關。與中科院深圳先進院聯合搭建有機硅新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依托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在有機硅新材料領域的研發優勢和公司的產業化優勢,重點研究和開發高性能硅橡膠、硅樹脂、高端有機硅電子材料等硅基材料;與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在黑磷、氣凝膠、新能源材料等領域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進關鍵技術攻關,為公司加快轉型賦能助力。目前已穩定實現黑磷晶體單次百公斤級制備,同時正在積極研究黑磷在新能源、醫藥行業應用,研究成果總體處于國內領先水平;電子級雙氧水品質達到行業最高水平,并實現大批量穩定供應;100萬米/年有機硅皮革中試線產出合格產品;磷酸鐵鋰第三代儲能型產品實現穩定生產;5,000m3/年氣凝膠氈項目正式投產;與中科院深圳先進院武漢分院合作開展微膠囊產業化技術開發,目前已形成550噸/年生產線,市場應用推廣工作進展順利;與清華大學合作開展了微反應器、化工過程連續化、大型化等多方技術合作并取得積極進展,部分已實現產業化應用,有效提高了公司精細化工的裝備水平;與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合作開展主導產業裝備過程優化、產品工藝提升、智能控制升級等行業重大技術難題,有望推動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
公司堅持國際化發展戰略,先后在巴西、美國、德國、阿根廷、越南、中國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地設立營銷平臺,通過歐洲化學品Reach等資質認證,同陶氏化學、聯合利華、英特爾、SK海力士、可口可樂等多家全球500強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伙伴關系,營銷網絡遍布亞歐美非等131個國家和地區;陸續在印度尼西亞、加納等國家布局生產基地,產業國際化加快推進。公司品牌價值位列2024中國能源化工行業第48位、湖北省能源化工行業第1位。
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生產環保水平總體處于行業前列。2016年以來,公司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江經濟帶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指示精神,在沿江化工企業中帶頭搬、主動改、加快轉,探索出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協調共贏的新路子。2018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長江經濟帶生態修復,湖北首站來到興發集團,對企業綠色轉型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公司完成“關停、改造、搬遷、治污、復綠”五大工程,樹立了沿江化工企業踐行生態文明發展觀、引領長江經濟帶綠色轉型的新標桿。宜昌園區在封堵全部直排口基礎上重點推進工藝改進和環保提升,園區綜合排放削減30%,年取水量同口徑下降50%,四廢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外排廢水有機磷含量遠低于國家標準。公司按照循環化發展思路集中建設大園區,追求工藝耦合集成,將各個環節副產物轉化為其他環節的原材料,通過物料平衡實現資源最大化利用,成功培育了微電子新材料、有機硅新材料、綠色生態除草劑三大核心優勢產業,宜昌園區被評為國家循環化改造示范園區。依托湖北三峽實驗室,以及與北礦院、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深入合作,目前在全力攻堅宜都綠色生態產業園磷石膏資源化、無害化利用技術瓶頸,并取得了積極進展。
公司總部地處湖北省宜昌市,磷礦資源比較豐富,是全國五大磷礦基地之一,磷礦資源主要分布在夷陵、興山、遠安三縣(區)交界處。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擁有采礦權的磷礦石儲量約3.95億噸,公司還持有荊州荊化(擁有磷礦探明儲量2.89億噸,目前處于探礦階段)70%股權,持有橋溝礦業(擁有磷礦探明儲量1.88億噸,目前處于探轉采階段)50%股權,通過控股子公司湖北吉星持有宜安實業(擁有磷礦探明儲量3.15億噸,已取得采礦許可證,目前處于采礦工程建設階段)26%股權,與萬華化學合資成立的興華礦業(公司持股45%)已競得遠安縣楊柳東礦區磷礦探礦權(該礦區保有推斷資源量約1.56億噸),豐富的磷礦資源為公司發展磷化工產業提供了有利條件。另外,公司充分利用興山區域豐富的水電資源和良好的光照資源,建成水電站32座,總裝機容量達到18.03萬千瓦;建成分布式光伏發電站13座,總裝機容量1,828千瓦。豐富的綠電資源能夠為興山區域化工生產提供成本低廉、供應穩定的電力保障,也為公司在“雙碳”背景下參加碳交易爭取更大有利空間。
起源于昭君故里,興起于群山之間。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興發集團艱難起步,一路披荊斬棘,快速發展成為國內磷化工領軍企業和國際知名的精細化工企業。2018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首站來到興發集團,對企業綠色轉型發展給予了高度肯定,并寄語興發在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越辦越好。
近四十年來,興發集團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創新第一動力、人才第一資源,搶抓移民搬遷、股票上市、資產重組等重大歷史機遇,圍繞精細化工主導、關聯產業多元化戰略,全國首創“電礦化”一體,加快走出去發展步伐,實現了由單一磷化工向磷、硅、硫、鹽、氟等多產業融合發展,工業級產品向食品級、醫藥級、電子級跨越,無機磷化工向有機磷化工延伸,企業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社會效益顯著提高。
成績得來不易,是各級黨委政府關心、社會各界鼎力相助、廣大股東積極支持的結果,是全體興發人自強不息、接續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興發集團,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感恩來時路,整裝再出發。“千億興發,世界一流”開啟嶄新征程,我們將時刻牢記總書記視察興發指示精神,帶領興發全體員工,感恩奮進、砥礪前行,用一流業績回饋股東、回報社會,在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乘風破浪、行穩致遠,展現新作為、再創新輝煌,向總書記和社會各界交出精彩答卷!


礦山開采
磷礦石是磷化工行業的起點,是所有下游磷化工產品的最初原料。公司擁有豐富的磷礦資源,截至目前,公司擁有采礦權的磷礦石資源儲量達3.95億噸,設計年開采能力585萬噸;擁有探礦權的勘查項目已探明磷礦資源儲量約4.1億噸。

綠色電力
公司現有電站32座,裝機容量18.03萬千瓦;分布式光伏發電站13個,總裝機容量 1828 千瓦。電站分別分布于興山縣南陽河流域、古夫河流域、高嵐河流域。

化工生產
興發集團積極實施精細化工為主業的關聯產業多元化戰略,以宜昌興發新材料產業園為主體,宜都興發生態工業園和襄陽興發循環經濟產業園相配套,河南、貴州、新疆、內蒙古、江蘇等生產基地為補充的全國性深加工基地基本布局到位,形成了多類化工產業集群式循環發展格局,實現磷化工、鹽化工、硅化工、硫化工等多產業循環對接,互補發展的顯著組合優勢。
- 1984
- 1985
- 1988
- 1990
- 1993
- 1994
- 1995
- 1999
- 2001
- 2002
- 2003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2024
-
興發集團前身興山縣化工總廠成立。
-
第一臺磷化工生產裝置—年產1500噸黃磷電爐建成。
-
開始生產三聚磷酸鈉,為中國最早生產三聚磷酸鈉的工廠之一。
-
六偏磷酸鈉生產線建成投產。
-
建成年產8000噸食品級磷酸生產線。
-
興山縣化工總廠作為主發起人,聯合興山縣水電專業公司和湖北雙環化工集團公司共同發起,以定向募集方式設立本公司。
-
公司被確定為三峽工程移民搬遷企業,正式啟動移民遷建工程,同時結合技改擴產增效,新建白沙河化工廠。
-
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簡稱為“興發集團”,股票代碼為600141;
公司與興山天星水電集團實施聯合重組。
-
宜昌興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原控股股東興山縣化工總廠所持公司的國家股無償劃轉由宜昌興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有。
-
開始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先后與神農架林區、保康縣建立區域合作關系。
-
設立技術中心;
收購成立宜昌楚磷化工有限公司。
-
實施股權分置改革,以“流通股股東每持有10股流通股獲得非流通股股東支付的3.5股對價股份” 的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宜昌興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13家公司共向流通股股東支付對價1,400萬股;
宜昌精細化工園在宜昌市猇亭區開工建設。
設立湖北興發化工進出口有限公司。
-
成功向包括公司控股股東宜昌興發在內的10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5000萬股,每股發行價5.49元,募集資金凈額26651.35萬元;
投資瓦屋Ⅳ礦段探礦項目。
-
設立湖北興瑞化工有限公司;
公司的“興發”注冊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公司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收購宜昌市葛洲壩化工有限公司部分磷化工資產及其持有的揚州市葛洲壩化工有限公司全部股權。
-
新建6萬噸/年有機硅單體項目;
新建1萬噸/年電子級磷酸聯產2萬噸/年食品級磷酸項目;
宜都興發生態工業園在湖北省宜都市開工建設。
-
非公開發行股份15,408,719股,每股發行價20.23元,募集資金凈額29289.54萬元。募集資金用于收購興山縣水電專業公司古洞口水電站經營性資產,增資湖北興福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用于建設1萬噸/年電子級磷酸聯產2萬噸/年食品級磷酸項目;
公司申請注冊發行短期融資券;
宜都興發化工有限公司投資新建60萬噸/年磷銨項目;
實施萬噸黃磷電爐技改工程。
-
公司與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同意在磷化工下游深加工以及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開展合作;
設立新疆興發化工有限公司,設立香港子公司;
公司與興山縣水電專業公司共同投資設立襄陽興發化工有限公司;
能源管理中心平臺項目建成,成為全國節能減排和兩化融合的標桿企業;
榮獲“十一五”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節能減排先進單位;
公司進入上證治理板塊。
-
非公開發行股份6991萬股,每股發行價19.11元,募集資金凈額128918.41萬元。募集資金用于向興山水電收購宜都興發49%股權,增資宜都興發并新建10萬噸/年濕法磷酸精制項目,增資宜都興發并新建200萬噸/年選礦項目以及補充營運資金;
成功發行公司債券,發行總額為8億元;
收購湖北宜昌磷化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全部股權;
襄陽興發工業園在襄陽市武安鎮開工建設;
榮獲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
-
公司被評為全國“2012年度黃磷生產企業能效領跑者;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批準公司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公司所屬礦山被國土資源部授予“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
宜都興發化工有限公司投資新建10萬噸/年濕法磷酸精制項目,200萬噸/年磷礦選礦工程項目,60萬噸/年磷銨項目試車成功。
-
首次通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收購浙江金帆達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湖北泰盛化工有限公司51%股權,非公開發行股份95,344,295股,實現草甘膦資產整體進入上市公司;
收購貴州甕安縣龍馬磷業有限公司全部股權,加快黃磷產業的跨區域重組整合;
SAP項目一期建成投入使用。
-
公司在越南設立辦事處,在德國法蘭克福設立子公司。
成功發行短期融資券7億元、公司債6億元、注冊超短期融資券20億元。
宜昌園區10萬噸/年有機硅、6萬噸/年草甘膦、4萬噸/年甘氨酸、6萬噸/年離子膜鉀堿等一批重點項目相繼建成。
完成保康縣堯治河橋溝礦業50%股權收購,新增資源儲量2億噸以上。
成功收購江蘇富彤化學45%股權,進軍有機磷行業邁出實質性步伐。
完成遠安吉星化工收購,取得了亞洲最大單一磷礦床楊柳礦區部分權益。
黃磷和硫磺制酸能耗獲全國重點行業能效領跑第一名。
公司榮獲2015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優秀技術創新示范企業”。
-
成功發行短期融資券5億元、超短期融資券10億元、永續中票10億元。
被中國石化聯合會表彰為“黃磷能效領跑企業第一”,實現四連冠。
被表彰為全國石化行業“十二五”節能先進單位。
與深圳中科先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重慶中科渝礦創業孵化器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成立了湖北中科墨磷科技有限公司。
成功收購宜昌楓葉化工有限公司49%的股權。
建成10萬噸/年草甘膦原藥擴建項目一期(6萬噸/年)。
發起制定硅橡膠用氣相二氧化硅國際標準。
-
成功發行短期融資券5億元。
被中國石化聯合會表彰為“黃磷能效領跑企業第一”,實現五連冠。
子公司宜都興發硫酸三年被評為能效領跑者標桿企業,磷酸二銨連續兩年被評為能效領跑者標桿企業。
公司被工信部評為第二批綠色制造示范“綠色工廠”。
興福公司開發的一步吸收法工藝制備電子級硫酸技術取得成功,打破國際壟斷,填補國內空白。
瓦屋磷礦Ⅳ礦段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正式投入生產,設計生產規模120萬噸/年。
-
興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國璋再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
興發集團收購內蒙古騰龍公司股權。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視察長江經濟帶發展,首站來到興發集團宜昌新材料產業園,現場寄語興發集團:“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越辦越好!”
興福公司電子級磷酸技術攻關取得重大突破,金屬離子Fe、Cr、Ni小于5ppb,Sb元素降低至2ppb,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宜昌新材料產業園興瑞公司第一熱電廠全部拆除,成為宜昌長江護綠“第一爆”。
興發集團歷時6年取得全球最大的農藥市場巴西草甘膦原藥登記證書。
興發集團獲第五屆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為湖北省唯一獲獎企業。
泰盛公司吸收合并金信公司。
-
興發后坪磷礦取得采礦許可證,設計產能200萬噸/年。
宜昌新材料產業園3萬噸/年電子級氫氟酸項目開工。
興福公司電子級磷酸順利通過中芯國際12寸28nm先進制程工藝的驗證測試。電子級配方產品PE-1蝕刻液正式交付華虹半導體(無錫)公司,率先在行業實現國產化。
興發集團完成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登記工作,成為宜昌市首家、湖北省第三家實施股權激勵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
-
興發集團“芯片用超高純電子級磷酸及高選擇性蝕刻液生產關鍵技術”項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項目第一完成人李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頒獎大會,受到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
興發集團首次牽頭聯合中科院過程所等9家單位共同申報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精細化工園區磷硫氯固廢源頭減量及資源化循環利用技術”獲批立項。
興發集團入選2020第七屆全國農藥行業銷售TOP百強榜,位列第10位。
宜昌新材料產業園2.5萬噸107硅橡膠新裝置、10萬噸/年特種硅橡膠及硅油擴建項目投產。
興發集團將軍柱、朝天吼、楊道河、石家壩、九沖河、蒼坪河六座電站獲水利部“2020年度綠色小水電示范電站”稱號。
-
興福公司電子級硫酸二期項目建成投產。
湖北電子化學品專區在宜昌新材料產業園揭牌,為全國第二個、中部地區第一個電子化學品專區。
星興藍天40萬噸合成氨裝置工藝流程全部打通,實現了“裝置安全、環保,化工投料開車一次成功”的目標。
股份公司連續10年獲得能效“領跑者”標桿企業(黃磷)第一名。
興發集團年產30萬噸電池關鍵材料項目在宜都生態工業園開工,項目總投資100億元,占地面積2500畝,分三期建設。
興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國璋在宜昌市第七次黨代會興山代表團分組討論會議上,首次提出“千億興發、世界一流”發展目標,重點培育和開發微電子新材料、有機硅新材料和新能源產業,打造世界一流的精細化工企業,力爭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
三峽實驗室揭牌儀式暨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宜昌召開,湖北省政府聘任池汝安教授為三峽實驗室主任。
-
興發集團在宜昌精細化工園舉行硅基新材料項目開工儀式。
興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國璋當選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率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在湖北檢查長江保護法實施情況,首站來到宜昌新材料產業園了解岸線保護情況。
新疆興發5萬噸/年二甲基亞砜項目(二期)正式投產。
湖北興福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召開創立大會暨第一次股東大會。
宜昌市2022年四季度重大項目暨有機硅產業鏈項目開工儀式在宜昌新材料產業園舉行,6個有機硅產業鏈項目計劃總投資106億元,由新亞強與興發集團等共同建設。
興發集團舉行首席科學家聘任儀式,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芬兒擔任首席科學家。
歷經19年建設的后坪磷礦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
興發集團全面完成“雙五百”目標。
-
興發集團黨委委員、三峽實驗室常務副主任、興福公司董事長李少平當選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興發集團入選國務院國資委“雙百企業”,興福電子入選“科改行動”企業。
興發集團首個磷酸鐵、磷酸鐵鋰產品下線。
興發大廈落成暨宜昌外灘美爵酒店開業典禮在宜昌市伍家崗區舉行。
興發集團收購印度尼西亞AMCO(艾莫克)公司70%股權,成為在海外收購的第一家生產型企業。
內蒙興發有機硅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獲工信部“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同日,興發職業培訓有限公司取得工商注冊。
興發集團發布“創新、誠信、責任、奮斗”企業核心價值觀。
-
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湖北調研期間,到興發集團宜昌新材料產業園察看企業轉型升級、長江排污口整治和長江岸線騰退情況。希望興發集團持續推進科技創新,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興瑞公司氣凝膠絕熱氈產品成功下線。
集團黨委副書記、興福電子董事長、三峽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李少平榮獲“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這是我國工程師領域的最高榮譽。
興發集團樹空坪磷礦200萬噸/年磷礦運輸管道貫通,為湖北省首條磷礦運輸管道。
興福電子入選首屆“湖北精品”名單。
宜昌市人民政府、萬華化學、興發集團三方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圍繞現代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產業等領域開展合作。興發集團與萬華化學攜手成立遠安興華磷化工有限公司。
興瑞公司40萬噸/年有機硅新材料項目(一期)建成投產,為國內首個有機硅智能工廠。
興發集團有機硅合成革項目在谷城開工。
由興發集團與開山重工聯合研發的4臺智能鑿巖機器人在樹崆坪磷礦投入使用。
內蒙興發10萬噸工業硅一期項目開工。
興福電子4萬噸/年超高純電子化學品項目在上海化學工業區開工建設。
興發香港進出口有限公司完成收購新加坡邦農公司(加納邦農公司)股權工作。
興發集團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訂全面合作框架協議,圍繞數字化轉型推進流程優化,打造“數智興發”。
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審核委員會2024年第23次會議,審核通過了興福電子發行A股及上市事項,獲得上市資格。
公司磷酸鐵鋰產品獲國際汽車工作組(IATF)16949認證體系證書,標志著該產品質量安全、可靠性和一致性達到國際標準。
12月30日,興發集團“集成電路用超高純電子級硫酸生產關鍵技術及應用”獲2024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百泉

保潔利

峰肅Ⅲ

富磷

格瀾施

葛洲壩牌

禾稼旺

黑魔粒

黃魔粒

稼旺

藍魔粒

畝畝清

普瑞達

善克草

泰克草

泰威特

添旺
